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共筑国家安全
4.15
4月 14日,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迎来 “走深走实十周年” 的重要节点,盘龙区人民检察院联合盘龙区人民法院,进一步深化检校联动,以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带着守护国家安全的责任与使命走进西南林业大学。活动中,党员检察官们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主动承担起法治教育的重任,精心策划、积极组织,将真实的庭审现场“搬” 进了校园,为高校师生打造了一堂 “沉浸式” 国家安全法治课,让法治信仰与家国情怀在青年学子心中同频共振。
学生模拟法庭
“现在开庭!”随着法槌敲响,由文法学院学生组成的模拟法庭正式启动。同学们以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为蓝本,完整模拟了从宣读起诉书、举证质证、法庭辩论、被告人陈述的完整庭审流程。
检察官们在模拟法庭结束后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从实务角度对模拟法庭进行专业点评。“举证环节应注重证据链的完整性”“辩论需围绕犯罪构成要件展开”,检察官们结合案件办理经验,针对庭审程序规范性、法律文书撰写、辩论策略等提出改进建议,“法律人的严谨体现在每一个质证细节里,法治精神的践行始于对程序正义的坚守。” 检察官们寄语青年学子,希望大家在校园里筑牢法律理论根基,在未来职业道路上守护公平正义的底线,让法治信仰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检察官点评指导模拟法庭
与模拟法庭的 “预演” 相呼应,一场真实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庭审在师生观摩下展开。公诉人严肃宣读起诉书,紧紧围绕犯罪构成要件展开举证质证,充分发表公诉意见,逻辑严谨、论证有力,让现场观摩学生们直观感受到司法实务与模拟庭审的“现实温差”。
同时,公诉人当庭以案释法,结合案件的警示意义,从案件背后的国家安全风险链展开深入剖析,指出看似普通的“借卡”行为,实则可能导致个人信息大规模泄露,进而被不法分子利用实施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影响网络空间的安全稳定,对国家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切勿为蝇头小利而以身试法”,公诉人的警示发人深省,让师生们深刻认识到信息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与危害国家安全之间的紧密联系。
法庭当庭宣判,让在场师生进一步直观感受到了法律权威与司法公正。随后检察官与法官共同为同学们答疑解惑,针对法律适用、证据采信等问题展开互动交流,让司法实务转化为生动的法治教材。
校方提出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检察机关协作,探索与检察机关的“教-研-践”一体化合作模式。校方可依托专业师资力量,为检察机关办理相关案件提供前瞻性法律理论支持,检察机关则以司法实践中积累的鲜活案例和丰富经验反哺学校教学科研。一方面,以学生实习为纽带,促进学生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联合开展案例研讨、模拟庭审、课题调研等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真实司法场景中感受法律适用的复杂性,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校方期待与检察机关以优势互补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形成深度融合的长效合作机制,推动法学教育从书本走向社会,为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注入源头活水。
盘龙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王爽表示,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不仅是法治教育课,更是一堂生动的党性实践课。“我们将主题党日开到校园庭审现场,就是要让党员检察官在普法一线亮身份、担使命,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转化为守护国家安全的实际行动。”后续,检察机关将以党建引领检校合作新高度,持续打造“体验式”“互动式”普法矩阵,让国家安全法治教育既接“天线”又接“地气”, 引导青年学子成为国家安全的坚定守护者。
庭审结束后,盘龙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们深入校园各处,向青年学生发放国家安全主题宣传册。他们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反诈、民族团结、网络文明等内容,向学生们讲解国家安全的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引导大家树立 “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的意识。“原来卖自己的银行卡真的会犯罪!”“国家安全原来就在我们收发快递、使用手机的每个细节里!”学生们的热议,正是这场“移动庭审”最好的注脚。
供稿:办公室 第四党支部
编辑:自唯唯
一审:蒯艳丽
二审:沙 茜
滇公网安备 53010302000773号